岳乐:康熙朝八旗第一名将,吴三桂的“大克星”

发布日期:2025-04-13 15:22    点击次数:149

岳乐是满族正蓝旗人,清朝开国皇帝努尔赤的孙子,也是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的第四个儿子。1646年,21岁的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去攻打张献忠在四川建立的农民政权。岳乐不仅勇敢善战,还很有智谋。当时,张献忠的部下刘进忠投降了清朝,并把张献忠在川北的防御部署以及他在西充凤凰山大本营的详细情况都告诉了清军。岳乐于是建议豪格挑选精锐部队,突袭凤凰山,对张献忠实施“斩首行动”。

豪格批准了这个方案,派岳乐带领1000名精锐八旗士兵和150名神射手,由刘进忠指挥,突袭凤凰山。岳乐率部队悄悄快速前进,从大西军防线的缝隙直接插入凤凰山,张献忠匆忙应战,部队大乱。岳乐还命令神射手雅兰布射杀张献忠,张献忠在阵前被射杀,这一战奠定了胜利。战后,岳乐被封为多罗贝勒。1649年,前明降将、大同总兵姜瓖在山西起兵归附明朝,多尔衮调集各地精锐讨伐姜瓖,岳乐也参与了大同的征讨。清廷平定姜瓖后,论功行赏,岳乐被封为多罗安郡王。1653年,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和车臣汗反叛,清廷任命岳乐为宣威大将军,率军讨伐,迫使喀尔喀再次向清廷进贡。之后,岳乐驻守归化城,震慑喀尔喀和漠南蒙古各部。

随着岁月流逝,满清初期的皇室能征善战的亲王们相继离世,岳乐逐渐成为皇族中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1661年正月,顺治皇帝身患重病,由于皇子们年纪尚小,他曾考虑将皇位传给岳乐,但岳乐属于皇室旁支,这一想法最终未能实现。正月初七,顺治驾崩,年仅24岁,8岁的玄烨继位,成为康熙皇帝。康熙登基后,天下局势已基本稳定,南明政权也被彻底消灭。由于岳乐曾有过可能继位的传闻,他在康熙朝不仅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还成为了重点防范的对象。

1674年,吴三桂联合尚可喜、耿精忠以及王辅臣等人发动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当时清朝军队缺乏得力将领,康熙皇帝只好重新起用岳乐,任命他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统领各路兵马讨伐叛军。岳乐负责指挥长江以南的所有满、蒙、汉军队,成为平定叛乱的总指挥。到任后,他根据叛军情况制定了作战计划:派小股部队在湖南牵制吴三桂主力,同时以主力进攻江西,切断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迫使耿精忠投降。这样一来,吴三桂的势力就被压缩在云贵湘等西南省份。随后,岳乐率主力进入湖南,并派赵良栋等人从陕西攻入四川,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消耗叛军力量,使叛军处境日益困难。

1678年秋天,吴三桂在内外压力下因病去世。他死后,叛军内部更加混乱,清廷平定三藩之乱的形势已经明朗。于是,康熙下令召回岳乐,并任命他为宗人府左宗正,负责管理宗人府的事务,这实际上相当于剥夺了岳乐的兵权。到了1688年7月,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率军入侵漠南蒙古。康熙再次起用岳乐,让他与简亲王雅布各自带领500名士兵前往漠南蒙古的苏尼特部驻防。噶尔丹一向听说岳乐善于作战,因此撤军返回。1689年,岳乐在军中病逝,享年66岁,一代名将就此离世。康熙得知后,亲自写了一首诗,以表达对岳乐的怀念之情。

在朝廷中记录下伟大的功绩,征讨邪恶、安抚百姓,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期待皇族得到应有的奖赏,在辉煌的宴会上歌颂荣耀。从洞庭湖到南岳山,所有领地都纳入版图,九次征伐的功勋被刻在钟鼎上。放眼望去,边疆的百姓都是赤诚之子,早日放下武器,鼓励农耕,让国家更加繁荣。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